入城

卯岁离家计七周,酉年重返古瀛洲。
街前蔓草青争眼,乱后亲朋白到头。
乔木故家几存没,冤魂枯骨孰招收。
欲将遗事问韩水,东去无言滚滚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离家多年后重返故乡的复杂心情,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战乱后物是人非的苍凉景象。

开头两句"卯岁离家计七周,酉年重返古瀛洲"像日历一样清晰:用生肖纪年法告诉我们,诗人十二岁(卯年)离家,四十九岁(酉年)才回来,整整漂泊了三十七年。这种时间计算方式让岁月流逝显得格外真实。

中间四句是触目惊心的对比:记忆中繁华的街道如今野草疯长("街前蔓草青争眼"),幸存的亲友都已白发苍苍("乱后亲朋白到头")。那些显赫的大家族就像被砍倒的大树("乔木故家"),不知还有几家幸存;战乱中无辜死去的人们("冤魂枯骨"),又有谁来安葬祭奠?这些画面像老照片般定格了战争的残酷。

最后两句最令人心碎:诗人想问韩江("韩水")是否记得过去的故事,可江水只是沉默东流。这个拟人化的描写特别打动人——连故乡的河流都不愿回应,可见伤痛之深。滚滚江水既是无情的时光象征,也暗示着苦难就像江水一样绵延不绝。

全诗没有直接哭诉,但通过野草、白发、枯骨、沉默的江水这些意象,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残。这种用具体事物表达深沉情感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歌最动人的地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