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刘常的官员,他曾在赣州任职。全诗通过对比和转折,展现刘常的一生经历和诗人对他的怀念。
首联"远游少负长卿才,晚亦乘车衣锦回"说刘常年轻时像汉代才子司马相如一样有才华,晚年终于功成名就、衣锦还乡。这里用"长卿"(司马相如的字)作比,突出他的才学。
颔联"正喜瘴溪鳄移去,又惊辽海鹤归来"最精彩。前句用韩愈在潮州驱鳄鱼的典故,说刘常治理赣州很有政绩;后句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故事,突然转折说他却去世了。一喜一悲,形成强烈对比。
颈联"秘书入杜花簪帽,宾客分司酒满杯"回忆刘常生前的潇洒生活:在秘书省工作时头戴宫花,与朋友聚会时畅饮美酒。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他的风采。
尾联"莫怪一麾不辞远,吟诗要上郁孤台"是诗人自我宽慰:不要埋怨被派到远方任职,因为可以登上赣州郁孤台作诗。这里暗含对刘常的追念,因为郁孤台正是刘常工作过的地方。
全诗最大特点是善用典故却不晦涩,通过"鳄鱼移去""化鹤归来"等生动比喻,把一位官员的政绩、才情和突然离世写得感人至深。最后用登高作诗来化解哀伤,显得含蓄而有深意。
释善珍
释善珍(一一九四~一二七七《续补高僧传》作生绍兴甲寅,卒嘉定丁丑,误提前了一个甲子),字藏叟,泉州南安(今福建南安东)人,俗姓吕。年十三落发,十六游方,至杭,受具足戒。谒妙峰善公于灵隐,入室悟旨。历住里之光孝、承天,安吉之思溪圆觉、福之雪峰等寺。后诏移四明之育王、临安之径山。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,年八十四。有《藏叟摘稿》二卷。事见《补续高僧传》卷一一、《续灯正统》卷一一。释善珍诗,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(藏日本内阁文库)为底本,编为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