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
清湖纳明月,远览无留云。
人生亦何须,有酒与桐君。
自醉宁问客,一樽复一樽。
平生今不饮,意得同酣醺。
清言冰玉质,坏衲山水纹。
殚精有後悟,畜耳无前闻。
潜鱼避流光,归鸟投重昏。
信有千丈清,不如一尺浑。
人生亦何须,有酒与桐君。
自醉宁问客,一樽复一樽。
平生今不饮,意得同酣醺。
清言冰玉质,坏衲山水纹。
殚精有後悟,畜耳无前闻。
潜鱼避流光,归鸟投重昏。
信有千丈清,不如一尺浑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湖边赏月、饮酒、听琴的闲适场景,表达了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自由的人生态度。
开头写清澈的湖面倒映着明月,视野开阔没有云层遮挡,营造出空明澄澈的意境。诗人认为人生不需要太多物质追求,只要有美酒和琴声("桐君"指古琴)相伴就足够了。这里"自醉宁问客"展现了一种独酌的潇洒,不在乎是否有客人作陪,一杯接一杯自得其乐。
中间部分通过"清言冰玉质"等意象,描写高洁的谈吐和简朴的衣着,暗示主人公不慕荣利的品格。"殚精有后悟"说专注思考后才能领悟真谛,"畜耳无前闻"指要静心倾听才能听到前所未闻的琴音哲理。
最后用"潜鱼避流光,归鸟投重昏"的生动比喻,说明有时候刻意追求清明(千丈清)反而不如保持些混沌(一尺浑)更自在。这个结尾点明全诗主旨:人生不必太过清醒计较,偶尔糊涂放纵、顺应自然反而更接近生命的本真。
全诗用饮酒听琴这样日常的雅事,传递出中国文人追求精神自由、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,语言清新自然又饱含深意。
陈师道
陈师道(1053~1102)北宋官员、诗人。字履常,一字无己,号后山居士,汉族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,起为徐州教授,历仕太学博士、颖州教授、秘书省正字。一生安贫乐道,闭门苦吟,有“闭门觅句陈无己”之称。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,江西诗派重要作家。亦能词,其词风格与诗相近,以拗峭惊警见长。但其诗、词存在着内容狭窄、词意艰涩之病。著有《后山先生集》,词有《后山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