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姜春坊梅山诗集二首 其一

松风涧水打窗声,玉佩琼琚触眼明。
当昼如何挂秋月,未春特地转新莺。
只销一卷梅山集,幻出多般景物情。
老子平生有诗癖,为君焚却老陶泓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阅读《梅山诗集》时的美妙体验,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传递出诗歌带来的精神享受。

前四句用通感手法展现诗集的魅力:松涛涧水声仿佛敲打着窗户(听觉),诗中美玉般的词句耀眼夺目(视觉)。白天读诗却像挂着秋月般清凉,未到春天却仿佛听见新莺啼转(用反季节意象突出诗集带来的超现实体验)。

五六句直接点题:只需一卷梅山诗集,就能让人看到万千风景、体会丰富情感(说明诗集浓缩了自然与人生的精华)。最后两句用自嘲又真挚的笔调收尾:我这老头一辈子痴迷诗歌,今天要为你的诗集烧掉我的老砚台(用"焚砚"的夸张举动,既表现对诗集的最高赞誉,也暗示自己读后甘拜下风)。

全诗妙在把抽象的阅读感受具象化:将文字转化为风声、水声、月光、鸟鸣,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好诗歌既能营造身临其境的自然意境,又能触发细腻的情感共鸣。结尾的幽默感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,让人会心一笑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