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柔上人得船字

丛林初结夏,东去又飘然。
罢说天台讲,行参雪窦禅。
残经松下几,远磬月中船。
不用悲离别,师今绝妄缘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(柔上人)在初夏时节启程远行的场景,展现了禅者超脱自在的精神境界。

前四句写僧人启程:初夏的树林刚披上绿装(点明时节),僧人却已潇洒东去。他不再谈论天台宗的佛理(放下过去),要去参悟雪窦寺的禅机(追求新境界)。这里用"飘然"二字,把僧人云游四方、无拘无束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。

后四句转入禅意:想象僧人旅途中的画面——松树下摊着未读完的经书,月光里传来远方的钟声,小舟随波荡漾。最后两句最妙:诗人劝慰送行的人不必伤感,因为这位师父早已看破红尘,断绝了世俗牵挂("绝妄缘")。就像现代人说的"不要为离别难过,他这是去追寻心灵的自由"。

全诗用简练的画面传递深刻禅理:真正的修行者就像流动的云、漂流的船,不为外物所系。诗中"残经""远磬""月船"等意象清新空灵,把"说走就走的修行"写得充满诗意,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之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