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父

不见宓子贱,空登单父台。
玉琴已绝响,鸿雁有余哀。
杼轴南人困,河渠东国灾。
春风催解冻,处处尚蒿莱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通过怀念古代贤吏宓子贱,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。

前四句写物是人非的感慨:诗人登上单父台(宓子贱曾在此为官),却再也见不到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。宓子贱当年弹奏的玉琴声早已消失,只有南飞的鸿雁留下哀鸣。这里用"绝响"和"余哀"形成对比,暗示贤人不再、民生多艰。

后四句转向现实描写:南方百姓因赋税繁重而困苦("杼轴"代指纺织劳作),东部又遭水灾。虽然春风已至冰雪消融,但放眼望去遍地仍是荒草丛生。最后两句用"春风"与"蒿莱"的对比,暗示时局并未因季节更替而好转,反而更显凄凉。

全诗巧妙地将历史典故与现实观察结合,通过今昔对比和景物烘托,传递出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,以及对清明政治的向往。诗中"玉琴绝响""鸿雁哀鸣"等意象既通俗又富有感染力,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