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宾先生百龄纪念敬赋

征商转饟用士人,湘淮以建中兴勋。
先生戎幕显儒效,寿不副德官能贫!
叙劳褒恤君相事,素位而外皆浮云。
遗经垂诫五十载,至竟清白昌后昆。
孝思追远有前例,期颐览揆如生存。
畿南流爱久祠祀,来格得勿忧黎元?
洪(右臣)吴(赞父)载笔并吾友,碑记无愧吾何言?
此贤在今直星凤,闻风顽薄其廉敦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纪念一位德高望重的百岁老人"序宾先生"的。全诗通过四个层次,展现了一位清廉有为的传统文人形象。

第一段(前四句)讲先生年轻时的功绩:他曾在军队后勤部门工作,虽然身处湘军淮军这些实力派队伍中,却始终保持读书人的气节。明明立下功劳可以升官发财,但他甘守清贫,道德高尚却没能获得相应的地位。

第二段(中间四句)写先生的晚年:朝廷虽然给予褒奖抚恤,但他看淡名利,专注于研究经典著作。五十年来以身作则教导后人,最终留下清白家风,使子孙后代都能昌盛。

第三段(接下来四句)写后人纪念:后人效仿古代孝子追念先贤的传统,在先生百岁诞辰时举行纪念活动。先生在京城南部任职时深受爱戴,当地人为他立祠祭祀,想必他的在天之灵依然关心百姓疾苦。

最后四句是作者的感慨:朋友洪右臣、吴赞父都为先生写过纪念文章,自己写的这篇碑记也问心无愧。这样的贤人在当今就像凤凰麒麟一样罕见,希望世人能学习他的廉洁品格,改变浮薄的社会风气。

全诗通过典型事迹塑造人物形象,用"寿不副德"的遗憾、"清白昌后昆"的家风、"忧黎元"的关怀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位传统士大夫的崇高品格。最后"星凤"的比喻和"廉敦"的呼吁,既是对先生的最高赞誉,也寄托了对社会风气改善的期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