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台

不是磻溪叟,何人把钓矶。
仙凫依壑出,渔火带星归。
万里迁臣逸,一竿隐吏稀。
只今遗迹古,苔藓自生辉(清顺治《阳山县志》卷四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"钓鱼台"的地方,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超脱。

前两句用对比手法:这里不是姜太公钓鱼的磻溪,却也有个相似的钓鱼台,暗示这里同样是个适合隐居的好地方。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:野鸭从山谷飞出,渔火伴着星光归来,展现了宁静的田园风光。"万里迁臣"和"一竿隐吏"形成对比,说被贬的官员在这里找到安逸,拿着鱼竿的隐士却很罕见。

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古老的遗迹上长满青苔,却自然散发着光辉。这既写实景,又暗含深意——真正的隐逸精神就像青苔一样,不需要刻意彰显,自然就能散发光彩。

全诗通过钓鱼台这个地点,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,让读者感受到远离尘嚣、回归自然的闲适之美。特别是结尾的青苔意象,既写实又富有哲理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