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韵诗

膏以明煎,玉以英错。
智者千虑,愚亦一得。
伐胡见戮,筑墙见疑。
非知之难,难于处知。
虎威以爪,剑利以锷。
强弩之末,鲁缟示弱。
达人知命,君子见机。
灭灶徙臼,言戒非时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两韵诗》用简洁有力的对比手法,讲透了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。全诗像一串发光的珍珠,每两句都揭示一个生活智慧:

1. 才能与风险
开头用"膏油因能照明被消耗,美玉因花纹被雕琢"比喻:人越有才华越容易被消耗利用。智者千算万算,但普通人偶尔也有灵光一现,提醒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人。

2. 功高震主的危险
"打匈奴的名将被杀,修城墙的忠臣被疑"这两个历史典故说明:知道怎么做不难,难的是处理好自己的聪明。就像职场能人常因锋芒太露遭忌惮。

3. 力量的局限性
用老虎靠利爪、宝剑靠锋刃作比,指出再强的力量都有极限——强弩射到尽头,连薄纱都穿不透。提醒人要懂得量力而行,适可而止。

4. 处世智慧
聪明人顺应天命,君子会看准时机。就像打仗时故意拆灶台、搬家时挪石臼,都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。最后强调:说话更要看时机,不该说时沉默是金。

全诗核心思想:才华是把双刃剑,既要善用又要会藏;做人要懂得审时度势,该进则进,当止则止。这些道理放在今天职场、人际交往中依然适用,堪称古代版的"高情商生存指南"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