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 其一

悠然扶杖自行歌,春到茅堂风日和。
人薄利名何患老,子分耕读不妨多。
坐凭片石堪为几,卧覆丛花亦当蓑。
却命预陈斗酒待,昨来溪友许相过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,充满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。

首联"悠然扶杖自行歌,春到茅堂风日和":老人拄着拐杖悠闲地边走边唱,春天来到茅草屋,风和日丽。这里用轻松的画面感展现了主人公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。

颔联"人薄利名何患老,子分耕读不妨多":看淡名利的人何必担心衰老,让子孙们分工务农读书也很好。表达了不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态度,认为让后代既劳动又读书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。

颈联"坐凭片石堪为几,卧覆丛花亦当蓑":坐着时把石头当桌子,躺在花丛中就把花当蓑衣。这两句特别生动,用日常小事展现了主人公随遇而安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情趣。

尾联"却命预陈斗酒待,昨来溪友许相过":特意准备了好酒,因为昨天溪边的朋友说要来拜访。最后以期待友人到访作结,给全诗增添了温暖的人情味。
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:
1. 用具体的生活细节(扶杖、茅屋、石头当桌、花当被)展现隐逸生活的真实与美好
2. 表达了"知足常乐"的生活哲学,名利不如与自然为伴
3. 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,比如"卧覆丛花"这样简单五个字就勾勒出醉卧花丛的惬意画面
4. 结尾的朋友来访让超脱的隐士形象更接地气,说明隐逸不是孤独,而是选择更纯粹的人际关系

这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,用简单笔墨勾勒出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,传递了"少即是多"的生活智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