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荇

泉分石窦泻珠光,坐挹矶边水荇香。
何处歌声最幽窕,临流那复羡沧浪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,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闲适自在的情趣。

前两句写泉水从石缝中流出,像珍珠一样闪着光芒。诗人坐在水边石头上,闻到水中水荇草的清香。这里用"泻珠光"形容泉水流动的美感,"挹"字用得巧妙,既表示闻香的动作,又暗示诗人正在享受这份宁静。

后两句笔锋一转,突然传来若有若无的歌声。这歌声如此清幽动人,让诗人觉得:眼前这汪清流已经足够美好,根本不需要羡慕什么大江大海(沧浪)。这里用对比手法,说明平凡景致中也能找到大乐趣。

全诗妙在:
1. 调动了视觉(珠光)、嗅觉(水荇香)、听觉(歌声)多种感官
2. 用"那复羡"三字点明主旨:知足常乐
3. 最后一句把"临流"和"沧浪"对比,突出小景致的大趣味

就像现代人突然发现:自家阳台的小盆栽,比植物园的名贵花草更让人心安。诗中传递的就是这种发现身边小确幸的生活智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