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乔选郎宇咏新竹韵
秋山暮雨收银竹,白岩轩前月可掬。
开轩见月弄清影,辄有新诗续淇澳。
翠筠缥节想停云,金薤银枝知夺目。
此君择地托寸根,雪拥霜培渐蕃育。
去年崛起才二三,今岁旋添馀五六。
不随凡卉竟滋蔓,似识衰荣相倚伏。
忆我江头坐啸时,风雨潇潇拂茅屋。
别来几度长儿孙,回首光阴一何速。
春城满眼桃李颜,如对宋朝亲卫祝。
渴心爱濯君子风,幸接高林不须卜。
开轩见月弄清影,辄有新诗续淇澳。
翠筠缥节想停云,金薤银枝知夺目。
此君择地托寸根,雪拥霜培渐蕃育。
去年崛起才二三,今岁旋添馀五六。
不随凡卉竟滋蔓,似识衰荣相倚伏。
忆我江头坐啸时,风雨潇潇拂茅屋。
别来几度长儿孙,回首光阴一何速。
春城满眼桃李颜,如对宋朝亲卫祝。
渴心爱濯君子风,幸接高林不须卜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雨后新竹生长的清新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开篇用"秋山暮雨收银竹"勾勒出雨后竹林闪着银光的景象,"月可掬"的比喻让月光变得触手可及。诗人推开窗户,看到月光下竹影摇曳,顿时诗兴大发。
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新竹的生长过程:竹根在雪霜中顽强生长,去年才长出两三株,今年就增加了五六株。竹子不像普通花草那样随意蔓延,而是懂得盛衰相依的道理,显得很有灵性。
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江边茅屋听雨观竹的时光,感叹时间飞逝。虽然眼前都是盛开的桃李花,但他更爱竹子那种君子的风骨。结尾"幸接高林不须卜"表达了他能与高洁的竹林为伴的满足,不需要再占卜问卦了。
全诗通过新竹的生长,赞美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,也透露出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。语言清新自然,把普通的竹景写得充满诗意和哲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