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规

不论南北与东西,但是春山有子规。
啼到日边啼未了,何尝劝得二人归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以子规鸟(杜鹃)的啼叫为线索,表达了一种执着却徒劳的情感。

前两句说子规鸟不分方向地飞遍春山,到处都能听到它的叫声。这里用"不论""但是"这种口语化的词,强调子规啼叫的普遍性,就像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劝诫声音。

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子规从早叫到晚,却始终没能劝回"二人"。这里的"二人"可以理解为离家的游子、闹矛盾的朋友,或者任何分离的人。诗人用"何尝"这个反问词,带着无奈的口吻说:再多的劝说又有什么用呢?

全诗妙在借鸟说人。子规的啼声在传说中是"不如归去"的劝归声,但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。诗人通过这个常见意象,写出了生活中那些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的劝说,以及劝人者内心的无力感。语言看似简单,却道出了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无奈。

杜耒

杜耒lěi(?——1225),南宋诗人。字子野,号小山,今江西抚州人。尝官主簿,后入山阳帅幕,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。其事迹见于《续资治通鉴》卷一六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