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曲水泛舟四首(曲水贾文元公园) 其三

岁晚得膏泽,荞花香满村。
稍令催科帖,迤逦不到门。
我有贤太守,手抚疮痍痕。
未遽舍我去,寿公福祉繁。
一饱诚难得,敢忘肉骨恩。
争看刺史天,扶携上墙垣。
忽惊麋鹿姿,中有诚意存。
顾予一廛氓,聊诵野老言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村庄在年末得到官府恩泽后的景象,充满了对贤明官员的感激之情。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一下:

1. 丰收的喜悦:开头说年末终于盼来了好政策(膏泽),村里荞麦花开得正香。暗示之前日子不好过,现在终于有了转机。

2. 政策变好了:催缴赋税的通知(催科帖)慢慢不再上门,说明官府减轻了百姓负担。这里用"迤逦"形容公文慢慢消失的样子,很形象。

3. 感恩好官:村民夸赞太守像医生一样抚平了百姓的"伤口"(疮痍痕),希望他别急着调走。把官员比作治伤的医生,这个比喻很贴切。

4. 生活改善:老百姓终于能吃上饱饭,这份恩情就像救命之恩(肉骨恩)一样难忘。说明之前可能闹过饥荒,现在终于好转。

5. 官民互动:百姓争相围观太守,甚至爬到墙上看他。突然发现太守虽然像山林里的麋鹿一样不摆官架子,但做事特别真诚。

6. 百姓心声:最后诗人代表普通村民(一廛氓)发言,说这些就是咱们老百姓的心里话。用"野老言"强调这是基层的真实感受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质朴的感恩之情,没有刻意美化,就是直白地说"我们吃饱饭了,真心感谢好官"。通过荞花香、爬墙看官这些生活细节,让人看到政策变化对普通人的真实影响。诗中把官员比作医生、麋鹿的写法,既亲切又有新意,比直接夸"清官"生动得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