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长沙

岩城鼓角拥储胥,郡将横戈导隼旟。汉国提封存万户,楚骚哀怨起三闾。

清朝礼乐无荒远,内史巡行自古初。衡岳动摇应愧尔,召南歌咏正愁予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进入长沙时的所见所感,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的对比,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。

开头两句写长沙城的军事防御:城墙坚固,鼓角声阵阵,将领们手持兵器,旗帜飘扬。这里用"储胥"(军营)和"隼旟"(画有猛禽的军旗)来展现长沙的军事重镇形象。

中间四句转入历史联想:提到汉代长沙国曾有万户封地,又联想到屈原(三闾大夫)在此写下充满哀怨的《楚辞》。诗人认为清朝的礼乐教化遍及偏远地区,官员巡行考察的制度自古就有,暗示当今政治清明。

最后两句巧妙运用对比:说巍峨的衡山(衡岳)看到这样的景象也该自愧不如,而自己却像《诗经·召南》中那些忧国忧民的诗人一样充满愁绪。这里既赞美了现实,又流露出个人感慨。

全诗特色在于: 1. 将眼前景象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 2. 通过"衡山羞愧"的拟人手法增强表现力 3. 在歌颂时代的同时,保持文人特有的忧思情怀 4. 对仗工整,如"汉国"对"楚骚","清朝"对"内史"等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