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织锦寄情的情景,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。
首联"好织回文寄窦滔,洞房西室女工劳"直接点明主题:女子在西厢房里辛苦织着回文锦,想要寄给远方的爱人窦滔。"回文"是一种可以正反读的织锦文字,暗示女子思念之深。
中间两联通过四个意象展现女子的孤独与思念: 1. "影随明月团纨扇":月光将她的身影投在团扇上,显得形单影只 2. "风送离情入剪刀":连吹进窗户的风都带着离愁,仿佛被剪刀裁进了织物里 3. "金凤台前波漾漾":远处金凤台下的水波荡漾,暗示心绪不宁 4. "碧纱窗外叶骚骚":窗外树叶沙沙作响,更添寂寥
尾联"兰釭尚惜连明在,花里莺啼白日高"用对比手法: - 女子珍惜着即将燃尽的灯烛(象征长夜将尽) - 而窗外已是莺啼花放、日上三竿的白昼 这种内外反差凸显了她彻夜未眠、专注织锦的痴情。
全诗妙在将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织物,通过闺房景物层层烘托,让读者感受到女子"剪不断、理还乱"的缠绵情思。特别是"风送离情入剪刀"一句,把抽象的情感写得可触可感,堪称点睛之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