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偓集有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之诗

韩偓当年赴七闽,舟行过此倍凝神。
江边石上知谁处,绿战红酣别是春。
往事几多书不记,仙源依旧地无尘。
花光柳色今何限,更有才人胜古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来自唐代文人韩偓的作品集,它主要描绘了韩偓乘船从抚州前往其他地方时在途中的所见所想。现在我来为您解析一下这首诗:

开头提到韩偓当时正在前往七闽(可能指福建地区),在乘船途中经过某个地方时特别集中精神观赏周围的景色。这就为接下来的描述打下了基础。

接下来描述的是江边的一处美景。“江边石上知谁处”,诗人可能看到江边石头上的某种景象或景色,但他并不知道这是哪里。然后他观察到,此时的蔷薇与别处不同,在水的映照下更显妖娆多姿。这是怎样的一种春景呢?“绿战红酣”,形容了蔷薇在春风中的姿态,绿色的叶子像是在舞蹈,红色的花朵像是饮醉了酒一样显得分外艳丽。这里使用了生动且具象的形容词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。

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,感慨良多。许多往事虽然已经发生,但书中并没有记载。而眼前的景色,似乎与传说中的仙源无异,依旧纯净无尘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。

最后两句描绘了眼前的景色:花光柳色美得无法用言语形容,甚至超越了过去的人们所描绘的春天景色。这里的“今何限”强调了眼前景色的美丽和无限可能。诗人用这样的词句赞美了自然的美好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韩偓在旅途中所见的美景和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。诗中的语言生动具象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眼前景色的美。同时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