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命词四首 其三

风雨龙门一敝庐,山心寂寂草元馀。
谁人狐假连山易,有客萤争汲冢书。
结夏僧招俱惠远,悲秋赋早似相如。
鸳鸯瓦上霜侵骨,独夜空楼气不除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文人在风雨飘摇中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。

首联"风雨龙门一敝庐,山心寂寂草元馀"写诗人住在简陋破旧的房子里,面对风雨,内心孤寂。"龙门"可能暗指理想高处,"敝庐"则反衬现实困顿,形成强烈对比。

中间两联用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: - "狐假连山易"讽刺小人得势,像狐狸借老虎威风 - "萤争汲冢书"用萤火虫微弱光芒比喻自己虽努力钻研古籍却难有成就 - "结夏僧招俱惠远"写与僧人交往的清净生活 - "悲秋赋早似相如"自比写《悲秋赋》的司马相如,突出文人愁绪

尾联"鸳鸯瓦上霜侵骨,独夜空楼气不除"最动人: - "鸳鸯瓦"本是成双的瓦片,反衬诗人形单影只 - "霜侵骨"既写实景又喻内心凄凉 - "独夜空楼"强化孤独感 - "气不除"指心中郁结难消

全诗通过风雨破屋、独对古籍、秋夜寒霜等意象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在困境中坚守节操、不甘同流合污的精神世界。诗中用典自然,对仗工整,孤独感与清高气节交织,具有典型古代失意文人的情感特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