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及注释
觥(gōng)船相对百分空,京口追随似梦中。
把酒相对,依依话别,回首往昔,竟是百事成空,当年在京口结伴同游、互相酬唱的情景已如旧梦。
务观: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字。觥船:载酒之船,或指代大型酒杯。京口:今江苏镇江。
落纸云烟君似旧,盈巾霜雪我成翁。
而今您挥毫染翰,云烟满纸,诗风雄健,仍不异昔日;我却早已白发盈巾,满头霜雪,变成皤然衰翁。
落纸云烟:比喻运笔挥洒自如,文章气魄雄劲。盈巾霜雪:古人喜着头巾,盈巾霜雪,意为满头白发。
春来茗叶还争白,腊尽梅梢尽放红。
在这腊尽春回之际,梅花盛开,梢头已染成一片嫣红;待您到任时,春光明媚,白茶叶也该争先吐出芽叶为您洗尘接风。
茗叶:茶叶,诗中指福建名茶乌龙茶系中的珍品白叶茶,原产于饶平县,被誉为“国宾茶”。
领略溪山须妙语,小迂(yū)旌(jīng)节上凌风。
人们领略闽中的溪山之胜还要靠您的妙语佳句,希望您稍微绕点路,到我建造的凌风亭题诗揽胜。
小迂:稍作迂回。迂:绕远。旌节:古代使者所持之节。宋制,镇守一方的军政长官,得拥旌持节。凌风:亭名,在福建建安,韩元吉有登凌风亭题名录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把酒相对,依依话别,回首往昔,竟是百事成空,当年在京口结伴同游、互相酬唱的情景已如旧梦。
而今您挥毫染翰,云烟满纸,诗风雄健,仍不异昔日;我却早已白发盈巾,满头霜雪,变成皤然衰翁。
在这腊尽春回之际,梅花盛开,梢头已染成一片嫣红;待您到任时,春光明媚,白茶叶也该争先吐出芽叶为您洗尘接风。
人们领略闽中的溪山之胜还要靠您的妙语佳句,希望您稍微绕点路,到我建造的凌风亭题诗揽胜。
注释
务观: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字。
觥(gōng)船:载酒之船,或指代大型酒杯。
京口:今江苏镇江。
落纸云烟:比喻运笔挥洒自如,文章气魄雄劲。
盈巾霜雪:古人喜着头巾,盈巾霜雪,意为满头白发。
茗叶:茶叶,诗中指福建名茶乌龙茶系中的珍品白叶茶,原产于饶平县,被誉为“国宾茶”。
小迂(yū):稍作迂回。迂:绕远。
旌(jīng)节:古代使者所持之节。宋制,镇守一方的军政长官,得拥旌持节。
凌风:亭名,在福建建安,韩元吉有登凌风亭题名录。
创作背景
南宋孝宗淳熙五年(1178年)秋,陆游拜官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,暂时回到山阴(今浙江绍兴)故居休假,在冬季启程赴任之前,诗人前来送行,临分手之际,写下了这首赠别的七律。
赏析
首句“觥船相对百分空”写觥船送别。在船上依依话别,对饮离杯,回首当年,真有百事成空之感。次句“京口追随似梦中”追忆京口旧游。当时陆游任镇江通判,恰好诗人来镇江省亲,两人同游金山,互相酬唱。一年后,诗人改任京官,又来镇江同游,与陆游有京口唱和一集,“道群居之乐,致离阔之思。”而诗人现在回想起来,往事竟像在梦中一样。这两句寄慨深沉,为全诗定了基调。
“落纸云烟君似旧”一句称誉陆游,言他虽然入蜀多年,而诗风慷慨,挥毫染翰,满纸云烟,气魄雄劲,不殊昔日。“盈巾霜雪我成翁”则感叹自己此刻已满头霜雪,在国事艰虞之秋,未能多为国家宣劳,匡扶时局,现在已经成为老翁了。这两句分别写两人当前的情况,表达了彼此都有壮志未酬的感慨。
接着五六两句,笔锋一转,借景抒情。“春来茗叶还争白,腊尽梅梢尽放红。”诗人设想陆游到福建的时候,已是下一年的春天,那里的白叶茶,该争先吐出白色的芽叶了。而在此刻分手之际,已经腊尽春回,红梅好都已迎年开放一片嫣红了。这两句笔姿潇洒,深见诗人旷达的胸怀,不专为别情所牵恋;而情景交融,不落凡响。结尾两句“领略溪山须妙语,小迂旌节上凌风。”再振一笔,以慰行人,并回映前文,有余音绕梁之妙。诗人和陆游在壮年的时候,都曾任官闽中,陆游开始做官的时候,任福州宁德县主簿,那时正当秦桧死后,陆游年三十四岁,诗人也曾任过建安守。彼此对闽中溪山之胜,是非常熟悉的。现在陆游再度任官福建,旧地重来,已经相隔二十年了。所以结笔前一句是希望友人把妙笔重新点染那里的溪山。诗人守建安的时候,曾登过那里的凌风亭,建安地近福州,所以在结句“小迂旌节上凌风”语意双关,希望陆游此去福州,不妨稍为迂回一下道路,登上凌风亭,一访那里的胜景,那么诗人虽然未能同行,也可以因友人访问自己的旧游地而一慰平生了。
这首送别诗,从十几年前写到赴任以后,有感慨,但不颓唐,对未来有展望,但不虚发豪言,而且情感特别真挚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韩元吉写给好友陆游(字务观)的送别之作,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,展现了两位文人深厚的友谊和人生感慨。
前四句写相聚与离别:
1. "觥船相对百分空":两人痛快对饮,酒杯见底,喝得尽兴。用"百分空"夸张地表现饮酒的畅快,暗示相聚时光的珍贵。
2. "京口追随似梦中":回忆在京口(今镇江)相伴的往事,恍如梦境。既表达对过往的怀念,又暗含"欢乐时光总是短暂"的感慨。
3. "落纸云烟君似旧":夸赞陆游的文采依旧如行云流水,笔墨生辉。"云烟"比喻其诗文飘逸洒脱。
4. "盈巾霜雪我成翁":对比自己——头巾下白发如霜,已成老翁。既有年华老去的自嘲,也暗含对友人依旧才华横溢的欣慰。
后四句写景寄情:
5. "春来茗叶还争白,腊尽梅梢尽放红":
- 前句写春天茶树新芽泛白("茗叶争白"指茶叶鲜嫩),后句写腊月过后红梅怒放。
-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(白与红)和季节交替(春与冬),既描绘福建风物之美,又隐喻人生不同阶段各有精彩。
6. "领略溪山须妙语":鼓励陆游用生花妙笔记录福建的山水之美。"溪山"代指旅途风景,"妙语"呼应前文对其文采的赞美。
7. "小迂旌节上凌风":委婉建议友人不妨绕点路("小迂旌节"),登高迎风赏景。表面写旅行建议,实则寄托对友人开阔胸襟、保持洒脱的期许。
全诗精髓:
- 友情与时光:通过饮酒、白发等细节,展现"你我虽老,情谊如酒愈醇"的深厚感情。
- 文人相惜:以"云烟妙语"肯定陆游的才华,同时用"霜雪成翁"自谦,体现君子之交的真诚。
- 豁达人生:末尾劝友人绕路赏景,实则是说"人生不必太匆忙,且行且欣赏",传递超然的生活态度。
魅力所在:
诗句看似平淡,但将离别的不舍、对友人才华的赞赏、对岁月流逝的坦然,全部融入举杯、赏梅、观山等日常场景中,读来亲切自然,又能感受到文人特有的含蓄与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