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题十七首 其十一

客舟曾过箄溪道,乔木参天识世家。
义不拾遗称长者,孝能肯搆岂浮华。
綵衣群舞书香远,乌帽高峨圣泽奢。
玉笛山头骑鹤去,不胜矫首泪横斜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世家景象,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对传统美德的赞颂。

前两句写诗人乘船经过箄溪时,看到参天大树就认出这是有名望的家族所在地。这里用大树象征家族根基深厚,就像看到老榕树就能想到某个村落的悠久历史一样。

中间四句用三个典型场景展现这个家族的美德:像"路上捡到东西不占为己有"这样诚信厚道的家风;像"儿孙继承祖业又孝顺"这样务实不浮夸的传统;还有"孩子们穿着彩衣读书"、"长辈戴着乌帽受皇恩"这样书香传家、受朝廷重用的画面。这些描写就像老照片一样,让人感受到这个家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格。
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用"仙人骑鹤飞走"的典故,暗示这位受敬重的长者已经离世。诗人抬头远望不禁落泪的画面特别动人,就像我们想起逝去的亲人时那种不由自主的怀念。斜飞的泪水这个细节,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。

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的家族纪录片,没有直接说教,但通过大树、彩衣、乌帽、玉笛这些具体意象,自然流露出对传统家风的珍视。最打动人的是结尾那个仰望落泪的瞬间,让所有赞美都化作了一声充满人情味的叹息。

张弼

(1425—1487)明松江府华亭人,字汝弼,号东海。成化二年进士。久任兵部郎,议论无所顾忌。出为南安知府,律己爱物,大得民和。少善草书,工诗文,自言吾书不如诗,诗不如文。有《鹤城稿》、《东海稿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