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奉答东桥

张衡未老赋归田,地烧菑理术阡。
世路风波甘息足,贫家衣食愿逢年。
窗临茂树清阴直,门对斜川小径偏。
爱逐西邻沮溺饮,巾车乘醉稳如船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官场、向往田园生活的文人形象,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情趣。

前四句写人生选择:诗人以东汉张衡辞官归隐的典故开篇,表示自己虽然未老,却已决心回归田园。他亲手整理被火烧过的田地("地烧菖理术阡"),甘愿在风波险恶的官场中抽身("世路风波甘息足"),只求温饱度日("贫家衣食愿逢年")。

后四句写田园乐趣:书窗外茂密的树木投下笔直的阴凉,门前斜对着蜿蜒的小溪和偏远的乡间小路。最爱模仿古代隐士长沮、桀溺那样,与西邻好友对饮,喝醉后坐着小车("巾车")晃晃悠悠回家,感觉像乘船一样平稳惬意。

全诗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、贫苦与自在,表达了"知足常乐"的生活智慧。最动人的是最后这个醉酒回家的细节,把隐逸生活的悠闲自在写得活灵活现,让人仿佛能看到诗人微醺时满足的笑脸。

朱应登

(1477—1526)扬州府宝应人,字升之,号凌溪。弘治十二年进士,除南京户部主事,历官陕西提学副使、云南参政。为人爽直,恃才傲物。诗宗盛唐,格调高古,与李梦阳、何景明并称十才子。有《凌溪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