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枕四首

伏枕梅檐过柳衙,北湖又复负荷花。
门因谢客全无籍,身欲称僧尚有家。
七尺向拚同草木,三生知久痼烟霞。
余年倘遂幽栖志,剩我清湍旧钓槎。¤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,充满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的超脱。

首联"伏枕梅檐过柳衙,北湖又复负荷花"用简单的生活画面开篇:躺在梅树屋檐下休息,看着柳枝随风摆动,北湖的荷花又一次盛开了。这些自然景物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。

中间两联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。"门因谢客全无籍"说因为很少接待客人,连登记访客的本子都不需要了;"身欲称僧尚有家"虽然想过出家,但还有家庭牵挂。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矛盾的心理:既向往僧侣般的清净,又无法完全割舍世俗。

"七尺向拚同草木"将自己的身体比作草木,表达看淡生死的豁达;"三生知久痼烟霞"则说早就沉迷于山水烟霞之美。这两句体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追求。

尾联"余年倘遂幽栖志,剩我清湍旧钓槎"是美好的愿望:如果余生能实现隐居的志向,就让我在清澈的溪流边,继续使用那艘老旧的钓鱼船吧。这个结尾画面感很强,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理想。
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通过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,展现了一个厌倦世俗、向往自然的隐士形象。诗人把简单的隐居生活写得很有韵味,让读者感受到远离纷扰、回归自然的闲适之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