樵屋

鬻薪无价岭南归,尚有儿孙在翠微。
执树缚茆门户别,离离荆棘惹人衣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樵夫(砍柴为生的人)的生活场景,充满辛酸与温情。

前两句写樵夫卖柴归来:他辛苦砍的柴在岭南(山区)卖不出好价钱,空手而归,但想到家中还有儿孙在青山绿树间等着他,心里又有了慰藉。"无价"二字既指柴卖得便宜,也暗含樵夫劳动价值被忽视的无奈。

后两句写回家后的景象:他用树枝和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子,荆棘丛生到会勾破衣服。看似在写居住环境差,实则通过"门户别"(房子虽破但也是家)和"惹人衣"(荆棘像在挽留归人)的细节,透露出一种苦中作乐的温情——再艰难的生活,因为有家人的等待,连扎人的荆棘都显得亲切。

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,把底层劳动者的艰辛与坚韧、贫困生活中的亲情羁绊,通过卖柴、归家、荆棘勾衣几个画面自然呈现。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短视频,没有滤镜,却让人看到真实生活的重量。

释普济

释普济,俗姓张,清流(今属福建)人。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,好赌博饮酒。理宗嘉熙间卒。事见《永乐大典》卷七八九五引《临汀志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