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水叹①

岷山中断洮水来,分入西湖浸城址。
一落城阴不复回,馀波日⑴转皋兰尾。
阴风凄冽寒气早,愁雾惨澹边思起。
谁言秋水澹无情,默观意亦有悲⑵喜。
天轩地辟沧溟开,百川东奔如激矢。
龟龙受职日夜趋,万折必东效臣子。
发源本愿盈科进,筑防岂期因坎止。
日升不及浴云龙,泥润空能养萑苇。
停波寂寞虽无语,物情得失应如此。
淮阴野外乞馀食,留侯圯下收堕履。
当年或失龙准翁,冷落功名千古耻。
我欲鸠工聚长锸,齐平决堤如决纸。
直看惊湍万里潮,免嗟穷涸千山底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水奔流却遭遇困境的生动画面,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。

开篇用岷山雪水汇入西湖却被困城角的景象,比喻人生抱负受挫——水源本可奔涌向前,却因城墙阻挡只能淤积成死水。随后用"阴风愁雾"渲染压抑氛围,暗示边塞将士的苦闷。但诗人笔锋一转,指出看似无情的湖水其实也暗藏悲喜,就像人生起伏自有其道理。

中间部分将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相结合:百川东流如同臣子效忠般不可阻挡,但现实中筑堤拦水、湖水干涸的困境,恰似韩信受胯下之辱、张良拾鞋得兵书的际遇转折。诗人用"云龙不能沐浴""只能滋养芦苇"等意象,表达人才被埋没的愤懑。

结尾处诗人迸发豪情,幻想召集劳工决堤放水,让湖水重现万里波涛的壮阔。这实际是表达要冲破现实束缚、实现人生抱负的强烈愿望。全诗通过湖水寓言,既展现了自然伟力,又暗喻了人生得失的深刻哲理,在写景中寄托了不甘沉沦、渴望突破的激昂情怀。

李复

宋京兆府长安人,字履中,世称潏水先生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尝师张载。喜言兵事,于书无所不读,工诗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贤殿修撰。徽宗崇宁中,为熙河转运使,以议边事不合罢。金兵入关中,起知秦州,空城无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