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金川张公赞

将诗长与洞庭争,奇气胸中老未平。
梦里青山空有债,人间白发苦无情。
百年万事了不了,四十八年生未生。
我欲为君歌一曲,水寒江冷月三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老者壮志未酬、人生无奈的深沉感慨。

首联"将诗长与洞庭争,奇气胸中老未平"说:我这一生写诗的气势,简直要和八百里洞庭湖一较高下,可胸中那股豪迈之气到老都没能平息。这里用洞庭湖的壮阔来比喻诗人的豪情壮志。

颔联"梦里青山空有债,人间白发苦无情"写:梦中那些未登的高山就像欠下的债(暗指未实现的抱负),而现实中的白发却无情地提醒着岁月流逝。用"青山"象征理想,"白发"代表现实,形成强烈对比。

颈联"百年万事了不了,四十八年生未生"是点睛之笔:人生百年有太多未完成的事,活了四十八年却像没真正活过一样。数字"四十八"可能是实指年龄,突出中年人的焦虑感。

尾联"我欲为君歌一曲,水寒江冷月三更"转为苍凉:想为你唱首歌,但只见寒江冷月、夜半三更。用寒冷夜景烘托出孤独寂寥的心境,所有豪情最终都化作了深夜的一声叹息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不服老却不得不服老"的矛盾心理。诗人像位倔强的老将,明明知道时间不多了,还是不甘心,最后所有情绪都沉淀在那片寒冷的江月之中。这种壮志难酬的感慨,每个为生活拼搏过的人都能懂。

庄昶

庄昶(1437~1499)明代官员、学者。字孔暘,一作孔阳、孔抃,号木斋,晚号活水翁,学者称定山先生,汉族,江浦孝义(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)人。成化二年进士,历翰林检讨。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,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,与章懋、黄仲昭同谪,人称翰林四谏。被贬桂阳州判官,寻改南京行人司副。以忧归,卜居定山二十余年。弘治间,起为南京吏部郎中。罢归卒,追谥文节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。撰有《庄定山集》十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