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街头卖花的生动画面,语言通俗却充满诗意。
前两句写卖花场景:紫色的、红色的花朵价格不同,它们在街上摆得满满当当,花香随风飘散。这里用"紫艳红苞"突出花的鲜艳美丽,"匝街罗列"让人仿佛看到整条街都是花摊,热闹非凡。"起香风"三个字很妙,不用"飘"而用"起",好像花香不是被动飘散,而是主动随风起舞,让整条街都活了起来。
后两句笔锋一转,赋予花儿人的情感:这些花不会说话,只能默默展示自己的美丽,但不知道最终会被哪户人家买走。这里的"无言无语"和"呈颜色"形成对比——花虽不能言,却用最鲜艳的色彩吸引路人;"知落谁家"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,让人联想到卖花人的忐忑、买花人的期待,甚至花儿自身的命运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表面写的是卖花,实则通过花儿的"沉默"与"不确定",隐喻了生活中许多美好事物转瞬即逝、难以把握的常态。诗人用最朴实的市井画面,道出了人人都能共鸣的人生感触——就像那些不知去向的鲜花,我们生命中很多美好,往往也不知最终会归于何处。
来鹄
来鹄(?-883),即来鹏(《全唐诗》作来鹄),唐朝诗人,豫章(今江西南昌市)人。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,家贫,工诗,曾自称“乡校小臣”,隐居山泽。师韩柳为文,大中(847-860)咸通(860- 874》间,才名籍甚。举进士,屡试落第。乾符五年(878)前后,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,爱其才,欲纳为婿,未成。广明元年(880)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,鹏避游荆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