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耕藉田恭纪

青阳膏土动郊原,玉轪乘时出应门。
自古有年歌帝力,于今祈谷荷君恩。
西畴柳带宫云煖,上苑花迎稼雨繁。
田畯于时占介福,茨梁早已报曾孙。

现代解析

好的,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。

《亲耕藉田恭纪》是一首描述皇帝耕田景象的诗,充满了对皇帝努力耕种和对未来丰收的期盼。在古代,皇帝亲自耕田是象征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国家百姓的关心。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:

1. “青阳膏土动郊原,玉轪乘时出应门。” 首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,大地回暖,万物复苏。“青阳膏土”形容春天的土地充满生机。“玉轪乘时”则是说皇帝在这个时节出动马车(玉轪通常指代皇家的马车)前往田间耕田。整体给人呈现一个春耕开始的画面。

2. “自古有年歌帝力,于今祈谷荷君恩。” 第二句开始赞美皇帝的智慧和恩德。“自古有年”意味着从古代开始,只要有好收成,人们都会感恩皇帝的治理。“荷君恩”则表达了皇帝对民众的关怀和恩泽。

3. “西畴柳带宫云煖,上苑花迎稼雨繁。” 这一句描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自然景象。“西畴柳带宫云煖”描绘了田野间的柳树和宫中的云彩给人温暖的感觉。“上苑花迎稼雨繁”则是说皇家的花园里的花儿欢迎春雨的降临,预示丰收在望。

4. “田畯于时占介福,茨梁早已报曾孙。” 最后一句描绘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未来子孙的祝福。“田畯于时占介福”中的“田畯”指的是农民,“介福”意味着好运和祝福。“茨梁早已报曾孙”则是说,看着如今的丰收景象,人们早已期待未来子孙的繁荣和幸福。

整首诗洋溢着对皇帝的赞颂和对农业丰收的期盼。它不仅描述了皇帝耕田这一重要活动,还展现了春天田野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和对皇帝的敬仰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