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杖

倚赖支离叟,扶持拙病翁。
长虞故步失,不为暮途穷。
世乏三年艾,家无五尺童。
用行吾与尔,形影略相同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以一根拐杖为切入点,生动展现了老年生活的真实状态。前两句"倚赖支离叟,扶持拙病翁"直接点明主题:一位身体衰弱的老人,需要依靠拐杖才能行动。"支离叟"既指拐杖,又暗喻老人支离破碎的身体状态。

中间四句道出双重困境:老人不仅担心自己步履蹒跚容易摔倒("长虞故步失"),更感慨现实处境——既没有能治病的良药("三年艾"指陈年艾草,代指药材),也没有能照顾他的儿孙("五尺童"指孩童)。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,展现了老年人面临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困境。

最后两句"用行吾与尔,形影略相同"最是动人。老人把拐杖比作形影不离的伙伴,这种拟人化的写法让冰冷的拐杖有了温度。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,既写出了衰老的无奈,又透露出在困境中寻找陪伴的豁达,让读者看到老年生活中那份带着酸楚的温暖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