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歌行
为乐未几时,遭时崄巇,逢此百罹。
零丁荼毒,愁苦难为。
遥望极辰,天晓月移。
忧来填心,谁当我知。
戚戚多思虑,耿耿殊不宁。
祸福无形,惟念古人逊位躬耕。
遂我所愿,以兹自宁。
自鄙栖栖,守此末荣。
暮秋烈风。
昔蹈沧海,心不能安。
揽衣瞻夜,北斗阑干。
星汉照我,去自无他。
奉事二亲,劳心可言。
穷达天为,智者不愁,多为少忧。
安贫乐道,师彼庄周。
遗名者贵,子遐同游。
往者二贤,名垂千秋。
饮酒歌舞,乐复何须。
照视日月,日月驰驱。
轗轲人间,何有何无。
贪财惜费,此一何愚。
凿石见火,居代几时。
为当欢乐,心得所喜。
安神养性,得保遐期⑴。
为乐未几时。
遭世崄巇。
逢此百罹。
零丁荼毒。
愁懑难支。
遥望辰极。
天晓月移。
忧来填心。
谁当我知。
戚戚多思虑。
耿耿不宁。
祸福无刑。
唯念古人。
逊位躬耕。
遂我所愿。
以兹自宁。
自鄙山栖。
守此一荣。
暮秋烈风起。
西蹈沧海。
心不能安。
揽衣起瞻夜。
北斗阑干。
星汉照我。
去去自无他。
奉事二亲。
劳心可言。
穷达天所为。
智者不愁。
多为少忧。
安贫乐正道。
师彼庄周。
遗名者贵。
子熙同巇。
往者二贤。
名垂千秋。
饮酒歌舞。
不乐何须。
善哉照观日月。
日月驰驱。
轗轲世间。
何有何无。
贪财惜费。
此何一愚。
命如凿石见火。
居世竟能几时。
但当欢乐自娱。
尽心极所嬉怡。
安善养君德性。
百年保此期颐⑵。
零丁荼毒,愁苦难为。
遥望极辰,天晓月移。
忧来填心,谁当我知。
戚戚多思虑,耿耿殊不宁。
祸福无形,惟念古人逊位躬耕。
遂我所愿,以兹自宁。
自鄙栖栖,守此末荣。
暮秋烈风。
昔蹈沧海,心不能安。
揽衣瞻夜,北斗阑干。
星汉照我,去自无他。
奉事二亲,劳心可言。
穷达天为,智者不愁,多为少忧。
安贫乐道,师彼庄周。
遗名者贵,子遐同游。
往者二贤,名垂千秋。
饮酒歌舞,乐复何须。
照视日月,日月驰驱。
轗轲人间,何有何无。
贪财惜费,此一何愚。
凿石见火,居代几时。
为当欢乐,心得所喜。
安神养性,得保遐期⑴。
为乐未几时。
遭世崄巇。
逢此百罹。
零丁荼毒。
愁懑难支。
遥望辰极。
天晓月移。
忧来填心。
谁当我知。
戚戚多思虑。
耿耿不宁。
祸福无刑。
唯念古人。
逊位躬耕。
遂我所愿。
以兹自宁。
自鄙山栖。
守此一荣。
暮秋烈风起。
西蹈沧海。
心不能安。
揽衣起瞻夜。
北斗阑干。
星汉照我。
去去自无他。
奉事二亲。
劳心可言。
穷达天所为。
智者不愁。
多为少忧。
安贫乐正道。
师彼庄周。
遗名者贵。
子熙同巇。
往者二贤。
名垂千秋。
饮酒歌舞。
不乐何须。
善哉照观日月。
日月驰驱。
轗轲世间。
何有何无。
贪财惜费。
此何一愚。
命如凿石见火。
居世竟能几时。
但当欢乐自娱。
尽心极所嬉怡。
安善养君德性。
百年保此期颐⑵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满歌行》是一首感叹人生无常、劝人看淡得失的诗歌,核心思想是“活在当下,知足常乐”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1. 人生困境的描写 诗人开篇就用“为乐未几时”点明快乐短暂,紧接着用“遭时崄巇(险恶)”“零丁荼毒”等词描绘现实困境:人生就像秋天猛烈的西风(暮秋烈风),充满意外和痛苦。他深夜失眠(揽衣瞻夜),望着北斗七星和银河(星汉),感叹没人理解自己的忧愁。
2. 提出的解决方案 诗人找到两条出路: - 向古人学习:羡慕古人主动放弃权位去种田(逊位躬耕),推崇庄子“安贫乐道”的思想。他认为真正的聪明人(智者)不会为穷富发愁,少折腾就能少烦恼。 - 珍惜当下:用“凿石见火”比喻生命短暂如打火石的火花,主张及时行乐(饮酒歌舞),但强调这种快乐不是放纵,而是通过“安神养性”来保持身心健康,才能活得长久(保遐期)。
3. 犀利的批判 诗中痛批两种活法: - 贪财守财(贪财惜费)的人被直接骂“此一何愚” - 追名逐利(自鄙栖栖,守此末荣)的人,诗人用“守此一荣”讽刺他们守着虚名就像守着秋天最后一片枯叶
现代启示: 这首诗像一位看透人生的长辈在劝我们:生活确实艰难,但纠结得失没用。不如学庄子豁达点,钱够用就好,多陪陪父母(奉事二亲),找到让自己内心安宁的生活方式。最精妙的是“日月驰驱”这个画面——你看太阳月亮跑得那么快,人生不也一样匆匆?何必把自己活成守财奴呢?
全诗用夜观星象、秋风吹叶等自然景象作比喻,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生动可感,这才是它流传千年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