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挽联哀悼的是清末重臣张百熙。全联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:
上联说的是张百熙生前的政绩:他像和事佬一样调和各党派矛盾(调和党派),亲自抓教育改革(组织教科)。可惜他刚做出成绩就去世了(政举惜人亡),教育界面对迷茫的未来(莽莽前途),大家都悲痛得说不出话(哭不成声)。
下联重点写他的为官品格:他坚定支持君主立宪(立宪主持),脚踏实地搞交通建设(邮传建设),用钢铁般的肩膀扛起国家重任(铁肩担钜任)。直到生命最后还在写奏章操心国事(拳拳遗疏),真正做到了"鞠躬尽瘁死而后已"(荩臣心)。
全联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:
1.用"哭不成声"这样直白的口语表达真切的悲痛
2."铁肩担钜任"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充满力量感
3.结尾用诸葛亮的名句作比,突出其忠臣形象
这种挽联好就好在:既不用生僻典故,又通过具体事例(如搞教育、修铁路)让人感受到逝者的贡献,最后用"死而后已"点明精神境界,让普通读者也能产生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