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聊城光岳楼

光岳楼高复几重,陵风天际绣芙蓉。
数丛烟树分齐鲁,万叠晴峦俛岱宗。
画栋遥连青汉起,尘窗长藉白云封。
仲连一矢成千载,牢落荒城想故踪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登上聊城光岳楼时看到的壮丽景色,并借景抒怀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鲁仲连的追思。

前四句写登楼远眺的景色:光岳楼高耸入云,站在楼上仿佛能触摸天际的芙蓉花(这里用"绣芙蓉"形容云霞的美丽)。远处的树木将大地分成齐鲁两个地域(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),晴朗的天空下能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峦,其中最高的是泰山(岱宗是泰山的别称)。

后四句继续描写楼阁的高耸:彩绘的楼栋仿佛直插云霄(青汉指蓝天),常年被白云环绕的窗户显得朦胧不清。最后两句由景转情,想到战国时期的名士鲁仲连,他用一箭射书解围的故事流传千古,如今只留下荒凉的城池让人追忆。

全诗通过"高"、"遥"、"连"等字眼突出楼阁的雄伟,用"绣芙蓉"、"晴峦"等意象展现景色的壮美,最后借鲁仲连的典故,在赞叹自然景观的同时,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