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君山傍晚远眺时的所见所感,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。
前两句写作者停下脚步,站在石阶上尽情欣赏山景,内心充满愉悦。"饱看山"三个字特别形象,就像一个人饿久了终于能大吃一顿那样,表现出对山景的渴望和满足。
中间四句是整首诗最精彩的部分,用四个动态画面组成一幅山水长卷:人像飞鸟一样轻盈地渡过山涧,樵夫背着柴火从云雾中归来,远处碧绿的江水绵延千里,半轮夕阳把天空染成红色。这些画面有动有静,有近有远,色彩明丽(碧绿对火红),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们眼前展开。
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:这样美的景色,真应该画下来,但只有荆浩、关仝这样的绘画大师才能画出它的神韵。这里既赞美了自然风光,也巧妙致敬了古代画家。
全诗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,把普通的登山观景写得充满诗意。我们读的时候仿佛能跟着作者一起站在山间,感受微风,看到飞鸟,望见远方的江水被夕阳照亮,体会到那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