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饮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从(嘉祐四年)
忆昨九日访君时,正见阶前两丛菊。
爱之欲绕行百匝,庭下不能容我足。
折花却坐时嗅之,已醉还家手犹馥。
今朝我复到君家,两菊阶前犹对束。
枯茎槁叶苦风霜,无复满丛金间绿。
京师谁家不种花,碧砌朱栏敞华屋。
奈何来对两枯株,共坐穷檐何局促。
诗翁文字发天葩,岂比青红凡草木。
凡草开花数日间,天葩无根长在目。
遂令我每饮君家,不觉长瓶卧墙曲。
坐中年少皆贤豪,莫怪我今双鬓秃。
须知朱颜不可恃,有酒当欢(一作饮)且相属。
爱之欲绕行百匝,庭下不能容我足。
折花却坐时嗅之,已醉还家手犹馥。
今朝我复到君家,两菊阶前犹对束。
枯茎槁叶苦风霜,无复满丛金间绿。
京师谁家不种花,碧砌朱栏敞华屋。
奈何来对两枯株,共坐穷檐何局促。
诗翁文字发天葩,岂比青红凡草木。
凡草开花数日间,天葩无根长在目。
遂令我每饮君家,不觉长瓶卧墙曲。
坐中年少皆贤豪,莫怪我今双鬓秃。
须知朱颜不可恃,有酒当欢(一作饮)且相属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苏舜钦写给朋友的,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下面我来细细分析一下这首诗。
起头:回忆与喜爱
诗的开头提到诗人去年重阳节拜访朋友时,看到朋友家的菊花,他非常喜欢,想围着菊花转圈欣赏,却因为庭院小而无法满足。这里的“九日”指的是重阳节,一个传统的菊花赏花日。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,让人感受到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。
中间:今昔对比
第二部分诗人再次来到朋友家,看到菊花已经枯萎,只剩下枯枝败叶。他感慨京城里虽然到处都是美丽的花卉,但那些花一时的美丽无法与朋友家的菊花相比。这里的对比强调了真正的好花是在人的心中,而不是在外界的环境里。
抒情:赞美诗意
接下来,诗人提到朋友的诗歌就如同天上的花朵一样美好,比那些普通的花更加珍贵。诗人称赞朋友的才华,认为那些普通的花很快就会凋谢,而朋友的诗词却永远能在心中绽放。这里强调了诗歌的永恒价值,就像天上的花朵一样,永不凋零。
结尾:时光流逝
最后,诗人感叹时光易逝,青春不再,只有把握当下,喝点酒,和朋友相聚才是最美好的。诗人提醒大家,不要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失去眼前的快乐。这里强调的是珍惜现在,把握当下,让生活充满欢乐。
精髓
整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,赞美了朋友的才华和诗歌的美好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,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,表达了珍惜当下、享受生活的主旨。
欧阳修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