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描绘春天景象的,作者刘察院在送客后,乘着马儿回到潩水边,沿途的风景让他心生诗意,于是写下这首诗。
首先,诗中的“车骑踏春堤”描述了作者骑着马在春天的堤坝上行驶的场景。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,万物复苏,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。
“翛然思如濯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。翛然是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的意思。思如濯则是思绪像被洗涤一样,清新明朗。在春光中,作者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,思维也变得清晰。
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周围的景物:“望骢人自避,解冻鱼方乐。”骢是马的一种,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欣赏马的同时自觉地避让,而鱼儿在解冻的河水中快乐地游动。这里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。
“拿流古树根,跨岸枯薪彴”这句描绘了河边的景象,古老的树根沿着河流延伸,枯木横跨河岸。这些景象展示了自然的原始和古老,与春天的生机形成对比,给人一种历史和新生交织的感觉。
最后,“烟云淡淡天,嫩绿生丛薄”描绘了天空中有淡淡的烟云,嫩绿的植物从草丛中生长出来。这是春天的天空和大地,充满了生机和希望。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的美景。语言通俗易懂,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。同时,通过对比和描绘细节,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。
梅尧臣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