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作者回忆过去与李良臣共事时的情景,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李良臣父亲的深切怀念。
首联"忆昔青衫典校时,尊翁作监鬓垂丝":作者回忆当年穿着青衫(低级官员服饰)在秘书省校书的日子,那时李良臣的父亲(尊翁)担任秘书监(国家图书馆馆长),头发已经花白。这里用"鬓垂丝"生动描绘了老人形象。
颔联"蓬山风月谁能记,蒿里衣冠我独悲":蓬山(秘书省别称)的美好时光如今还有谁记得?而面对逝者(蒿里指墓地),只有我独自悲伤。通过对比欢乐往事与悲伤现实,强化了情感冲击。
颈联"黑壤禾麻存别墅,素帷香火待佳儿":肥沃土地上庄稼茂盛的别墅仍在,灵堂(素帷)的香火等着孝子(李良臣)来祭奠。用庄稼的生机反衬人的逝去,更显哀伤。
尾联"旧僚犹有丹铅笔,试撰丽牲第二碑":作为老同事,我还能用红笔(丹铅)为李良臣父亲的祠堂撰写第二篇碑文(丽牲碑是祠堂碑记)。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敬重,也体现了与李家的深厚情谊。
全诗通过今昔对比,将个人记忆、自然景物与丧葬礼仪巧妙结合,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。最动人的是作者作为老同事,主动提出为逝者写碑文这个细节,展现了超越职务关系的真挚情谊。诗中"我独悲"的孤独感与"试撰碑"的主动性形成强烈反差,让读者感受到深沉的怀念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