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州道中

一棹江城路,无穷羁客心。
火明渔市远,人语浦烟深。
漠漠新丰镇,苍苍乌桕林。
扣舷一长啸,千古几知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漂泊旅人在润州(今镇江)水道上的所见所感,充满孤独与思乡之情。

开篇"一棹江城路"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画面:一只小船行驶在江城的水路上。这里的"棹"指船桨,暗示旅途的孤寂。紧接着"无穷羁客心"直接点明旅人内心无尽的漂泊之苦,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。

中间四句是旅途见闻的生动白描:"火明渔市远"写远处渔市的灯火在黑暗中闪烁,"人语浦烟深"写烟波中传来模糊的人声,这两句通过光影和声音的对比,营造出朦胧而略带寂寥的江边夜景。"漠漠新丰镇"与"苍苍乌桕林"则用叠词描绘了雾气笼罩的小镇和苍茫的乌桕树林,这些景物都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湿冷感。

最后两句情感爆发:"扣舷一长啸"写旅人拍打船帮发出长啸,这个动作充满孤独与苦闷;"千古几知音"则发出跨越时空的感叹:古往今来,能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能有几个?这里既有对知音难觅的感慨,也暗含着对人生孤独的深刻认识。

全诗妙在将具体的景物描写与抽象的情感完美结合,通过江雾、渔火、树林等意象,把旅人内心的孤寂渲染得淋漓尽致。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很孤独",但每个景物都透着孤独的气息,让读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江湖漂泊的苍凉。

黄景仁
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。七言诗极有特色。亦能词。著有《两当轩全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