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讲了一个关于权力更替和历史评价的深刻道理。
前四句说的是战国故事:楚国快要灭亡时,楚国人跑到秦国宫廷外痛哭求救,最后真的让楚国暂时保住了。但后来六国还是被秦灭掉,天下统一。这时候人们却开始批评秦朝的统治("帝秦非")。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讽刺的现象——当初求秦国救命的是他们,后来骂秦朝的也是他们。
后四句转到东晋时期:老子(这里指有道行的老人)因为装傻充愣反而平安活过五个朝代,而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神作却被权臣桓玄私藏。这两件事形成对比,说明在乱世中,要么像老人一样装糊涂才能自保,要么像名画一样被权贵占有。
全诗的核心是说:在政权更迭的乱世,普通人的命运很无奈。要么像楚国人那样朝秦暮楚,要么像老人那样装傻求生,真正有价值的东西(如名画)反而被权贵垄断。诗人用这些历史典故,其实是在感叹世事无常,普通人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