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中除夕

腊尽复春回,匆匆岁事催。
论文犹有社,避债竟无台。
舌在诚何用,酒酣姑莫哀。
田园芜未了,好与赋归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都中除夕》描绘了一种混合的情感,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,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期待。接下来,我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。

首先,从标题我们可以看出,这首诗描述的是除夕这一天的心情和境遇。除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往往象征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。

“腊尽复春回,匆匆岁事催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匆匆。腊尽春回意味着一年即将过去,新的一年即将到来。而“岁事催”则表达了岁月催人老的感觉,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。

接下来的句子,“论文犹有社,避债竟无台。”表达了诗人生活中的困境。“论文”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学术或事业发展的努力,“社”可能是指某种团体或组织。而“避债竟无台”则暗示诗人因为债务问题而无处安身,生活的困境显而易见。这里的“台”在古代可以解释为一种高的地方或者重要的位置,但在此处更多的是用来表达诗人的失落和无助。

接下来的句子,“舌在诚何用,酒酣姑莫哀。”表达的是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安慰。“舌在诚何用”可以理解为尽管自己能说会道,但在现实中却没有用处,或者说自己的真诚和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。“酒酣姑莫哀”则是诗人借酒消愁,暂时忘记痛苦和烦恼,进行自我安慰。

最后两句,“田园芜未了,好与赋归来。”则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待。“田园芜未了”中的“田园”代表了乡村生活,“芜”则是荒芜的意思,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生活的厌倦。“好与赋归来”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,希望有一天能够放下一切,回归田园生活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、生活困境和人生无奈的心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这种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反思,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