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晴书事上知府宋谏议

美化何因见,民歌处处同。
雨申诸县足,狱奏半年空。
郡阁烟光里,人家霁色中。
偶吟知浅拙,将献愧明公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政通人和、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清廉官员的赞美和自己谦逊的态度。

前四句直接点明主题:为什么能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象?因为到处都传唱着歌颂官员的民谣。雨水充足让各县庄稼丰收,监狱半年没有案件上报,说明社会安定。这里用"雨足"和"狱空"两个典型事例,生动展现了地方治理的成效。

中间两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环境:官衙笼罩在朦胧烟光中,百姓房屋映照着晴朗天色。一"郡阁"一"人家",将官府与民间和谐共处的景象巧妙融合,画面感极强。

最后两句诗人突然转折:我偶然写的这首诗自知浅薄,想献给贤明的您又觉得惭愧。这种自我贬低的手法,既体现了对上司的尊敬,又暗含了希望得到指点的期待,谦逊中透着文人特有的含蓄。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却用朴实的语言传递出对清明政治的向往。

魏野

(960—1020)陕州陕县人,字仲先,号草堂居士。不求仕进,自筑草堂,弹琴赋诗其中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,帝祀汾阴,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,上表以病辞,诏州县常加存抚。与王旦、寇准友善,常往来酬唱。为诗精苦,有唐人风格,多警策句。有《东观集》、《草堂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