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宫女子在秋夜里的孤独与感伤,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她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。
开头三句用秋夜、梧桐、寒蝉营造出冷清寂寞的氛围。长夜漫漫,井边梧桐映着月光,寒蝉鸣叫,这样的场景让任何人都会触景生情,想起过往而伤感。
中间部分用"班婕妤"的典故(汉代失宠的妃子)和"团扇"的意象,暗示女子曾经受宠但如今被冷落。就像夏天用的团扇到了秋天就被收进箱子,她的爱情也随着季节变化而消逝。
后六句转到织布制衣的细节描写,用"吴姬织紵"展现女子的心灵手巧。"秋蝉翼"形容布料轻薄透明,"一丝往复千情积"说明每针每线都饱含深情。她用金粟尺仔细丈量,用金斗熨烫平整,精心为爱人制作衣袍,希望这份感情能像衣服一样贴身相伴,永不分离。
全诗通过"团扇"和"衣袍"两个日常物品,巧妙对比了爱情的两种状态:一个是已经逝去的宠爱,一个是仍在坚守的深情。最后"同盛同衰莫相失"的期盼,既是对爱情的誓言,也透露出深宫女子对命运无常的忧虑。诗人用细腻的笔触,把女子复杂的情感织进了每一个生活细节里。
司马俨
司马俨,字季若。孝宗淳熙五年(一一七八)知蒲江县(明嘉靖《蒲江志略》卷三)。十三年,知海陵县(《烛湖集》司马述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