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北京城的壮丽景象和重要地位,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:
前两句写远看北京城的视觉效果——皇宫建筑高大雄伟,像山一样耸立。"峨峨"就是形容那种巍峨的气势。
中间四句用地理方位展现北京的战略优势:左边靠着渤海(沧海),右边挨着黄河(浊河),北边太行山像马车队一样连着京城,南边靠着嵩山、华山形成天然屏障。这里用"接辇"(辇是皇帝的车)形容山脉像仪仗队一样护卫京城,很有画面感。
最后两句点明北京的政治地位:地势像高屋建瓴(房顶倒水般顺势而下)一样利于掌控四方,成为万国朝拜的中心。"是仪"就是作为典范的意思。
全诗最妙的是用"左肩""右带"这样拟人化的比喻,把北京城比作一个披着山河铠甲、头戴宫阙王冠的巨人,既生动展现了地理特征,又暗喻了帝都的威严。普通人读来既能想象京城的壮观,又能感受到它作为权力中心的特殊气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