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疲惫的旅人准备回家,朋友们在江边为他送行的场景。诗人用简单却深刻的比喻,写出了人生中聚散离合的无奈。
前两句说旅人整理行装准备回乡,朋友们折下荆条铺地(古人送别的习俗),在江边设宴送行。这里"班荆祖道"是古代送别的礼仪,显得情谊深厚。
中间四句是整首诗的核心。诗人说分别就像浮云流水一样容易,但想再相聚却像抓住明月清风一样困难。这里用自然景象作对比,突出人生中相聚的珍贵。接着劝朋友:与其像谢安那样带着歌妓游山玩水(东山是谢安隐居处),不如学古人直言进谏;做官没什么好羡慕的,因为福祸相依("得马失马"用塞翁失马的典故)。
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别看那些大官们现在风光,要知道福祸无常。诗人用"衮衮"形容大官们前呼后拥的样子,却提醒朋友要看透官场浮沉。
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,通过送别场景带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。最打动人的是"明月清风会晤难"这句,把人生难得的知音之情写得既美丽又惆怅。诗人不是在简单地送别,而是在告诉朋友: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,真挚的情谊和通透的人生态度才最珍贵。
俞德邻
俞德邻(1232~1293)字宗大,自号太玉山人,原籍永嘉平阳(今属浙江),父卓为庐江令,侨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)。度宗咸淳九年(1273)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,未几宋亡。入元,累受辟荐,皆不应。因性刚狷,名其斋为佩韦(本集卷八《佩韦斋箴》)。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,年六十二。遗著由其子庸辑为《佩韦斋文集》十六卷(其中诗七卷),于元仁宗皇庆元年(1312)刊行,另有《佩韦斋辑闻》四卷。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,《至顺镇江志》卷一九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