栅口致喜亭咏怀 其二

天末凉风吹白云,渐看长昼少炎氛。
满庭慈竹秋阴合,夹岸枯荷夜雨闻。
漂泊乡关新避寇,荒唐客梦旧从军。
起来极目西山望,故里松楸怅夕曛(陈伯陶《宋东莞遗民录》卷下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,在初秋时节触景生情,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。

前四句写景:天边凉风吹散白云,白昼渐渐变短,暑气消退。院子里慈竹(一种竹子)的阴影与秋色融为一体,河岸两边枯萎的荷叶在夜雨中沙沙作响。这些景象共同营造出初秋萧瑟的氛围,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。

后四句抒情:诗人因为躲避战乱而漂泊异乡,恍惚间还梦见自己曾经从军的往事。起身远眺西山,只见夕阳余晖中故乡的松树和楸树(这两种树常种在墓地旁),不禁感到深深的惆怅。这里透露出三层情感:一是战乱带来的漂泊之苦,二是对军旅生涯的复杂回忆,三是对故乡和已故亲人的深切思念。

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将季节变化与人生际遇相结合,用"枯荷""夕曛"等意象,自然流露出乱世中游子的孤寂与乡愁。最后眺望故乡的细节尤其动人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有家难回的无奈与哀伤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