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之夜的感悟,展现了从尘世烦恼到心灵解脱的过程。
前四句写景:夜空澄澈,月光洒满宫殿楼阁,清风拂过白玉般的楼台。在这样的夜晚,隐居的诗人完全沉浸在美好的中秋氛围中。这里用"通明殿"、"白玉楼"营造出月光下晶莹剔透的仙境感。
后四句抒情:诗人说自己不再纠结于世俗的纷纷扰扰("念念何曾问,尘尘自不收"),在这中秋明月的洗礼下,突然感到所有烦恼都像冰雪般消融("覊怀忽冰释")。最后将天地比作一艘空舟,表达出超然物外、与天地合一的豁达心境。
全诗妙在将中秋夜景与心灵感悟自然融合,用"冰释"的触觉和"虚舟"的意象,把抽象的解脱感写得生动可感。最后"天地一虚舟"的比喻尤其精彩,既写出人在宇宙中的渺小,又表现出放下执著后的自在。
朱昱
朱昱,胜非孙(《宋史》卷二○三)。有《懒轩集》(《永乐大典》卷一三三四四),已佚。今录诗六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