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夜竹影的生动画面,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文人情怀。
前两句"雨立修篁似戟枝,墨君留影故僛僛"用现代语言来说:雨中挺立的修长竹子像竖起的兵器,墨色晕染的竹影在风雨中摇曳生姿。这里用"戟枝"形容竹子的挺拔刚劲,"僛僛"则传神地表现出竹影晃动的姿态。
后两句"房山秪忆巴山夜,及见官奴把烛时"引入了历史典故:元代画家高克恭(号房山)在巴山夜雨时,看到侍女手持烛火映照竹影的场景。诗人通过这个典故,既赞美了高克恭画竹的技艺,又暗含对文人雅致生活的向往。
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动静结合:既有雨中竹子的静态美,又有光影摇曳的动态美
2. 虚实相生:眼前的雨竹与记忆中的画境相互映照
3. 以小见大:通过"官奴把烛"的生活细节,展现文人高雅情趣
诗人用简练的语言,把自然景物、艺术创作和人文情怀完美融合,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水墨淋漓的雨竹图,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那种含蓄深沉的审美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