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原十五咏 其二 云岫候日月合朔

云岫排云云上头,天鸡忽报曙光流。
巳看镜合金支起,遂有珠分玉案投。
赤道大荒交晦朔,黄舆悬象辨沉浮。
风波谁奏重轮颂,投璧还从汗漫游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日月同辉景象,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想象。

前两句写黎明时分的云海奇观:高耸的云岫山峰刺破云层,就像站在云端之上。突然天鸡(神话中报晓的神鸟)啼鸣,曙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。这里用"云上头"和"曙光流"的动感描写,让静止的山水活了起来。

中间四句展现日月相会的奇幻场景:先写太阳如金镜升起,月亮如明珠相伴,日月的光辉交织在玉案般的云台上。接着用天文现象作比,说这是在赤道附近的特殊天象,需要靠精密仪器才能观测。诗人将晦朔交替(农历月末月初)的天文现象,写得如同神话故事般神奇。

最后两句抒发感慨:面对如此壮丽的天象,谁能写出匹配的颂歌呢?诗人选择将美玉投入云海,追随这奇幻景象去遨游天地。这里"投璧"的典故暗含对自然伟力的敬畏,"汗漫游"则展现超脱尘世的向往。

全诗最精彩的是将科学观察(日月合朔)与神话想象完美融合,云海、天鸡、金镜、玉珠等意象既符合天文特征,又充满仙气。诗人用"排云""分流""交晦朔"等动态描写,让本应严肃的天文现象变得诗意盎然,展现出古人"仰观宇宙之大"时的浪漫情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