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携折足几来售者以百钱买之

折足用不适,倾囊计亦疏。
聊将安破砚,或可配残书。
弃置终怜汝,枝梧颇累余。
难凭非一几,旧友比何如(宋人诗旧友谁如几可凭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花一百文钱买了个瘸腿小桌子的故事,充满生活智慧和幽默感。

开头说桌子腿是坏的("折足"),用起来不方便,但诗人还是掏空钱袋买下它,自嘲这个决定有点傻。不过诗人很快找到用途——拿来放破砚台和旧书,让残缺的物件互相作伴。

中间四句特别有趣:诗人对着桌子说话,说"虽然嫌弃你瘸腿,但丢掉又舍不得",结果这破桌子反而让诗人更忙了("枝梧"指手忙脚乱)。最后两句升华主题:诗人突然想到,连个破桌子都靠不住,那些老朋友们岂不是更靠不住?这里用反讽手法,表面说桌子不可靠,实际暗指人情冷暖。

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出哲理:残缺之物也有价值,人与物的关系映照着人际关系。诗人用幽默化解生活窘境,破桌子成了照见世态人情的镜子,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特别打动人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