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赵奉礼

日出东郊郢路分,斑骓嘶断怅离群。
汉庭习蕝仙曹远,楚驿攀梅使绶薰。
蚁酎百壶凝桂溢,鹄歌三阙转珠闻。
登临如赋兰台事,十二峰前尽有云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深情画面,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。

开头两句写清晨送别的场景:太阳从东边升起,在郢都郊外的岔路口,友人即将分道扬镳。斑骓马(一种名贵的马)嘶鸣着,仿佛也在为离别而伤感。这里用马的嘶鸣来衬托人的不舍,非常生动。

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,既写友人远行的艰辛,又写饯行时的盛情。"汉庭习蕝"是说友人要去遥远的京城为官,"楚驿攀梅"则描绘他沿途的辛苦。但送行时准备了上百壶美酒(蚁酎),还有优美的歌舞表演(鹄歌),用隆重的仪式表达惜别之情。

最后两句最为巧妙:诗人说如果要像当年宋玉写《高唐赋》那样登高作赋,那么十二峰前(指巫山)的云彩都会为之动容。这是用夸张的手法,说这次送别之情感天动地,连自然景物都会为之感动。

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:虽然写的是离别,却没有一味地悲伤。既有对友人旅途的担忧,更有对其仕途的祝福;既有分离的不舍,又用美酒歌舞冲淡了愁绪。最后用"十二峰前尽有云"这样宏大的想象,把私人情感升华到天地境界,显得格外深情而大气。

宋庠
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