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宁关书事 其四

鸟道萦孤嶂,潼函未足多。
马肥秋出猎,士饱夜闻歌。
杀气浮朱戟,寒光晃玉珂。
先声闻漠北,塞骑自投戈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将士秋日出征的雄壮画面,充满了豪迈的军事气息。

前两句写边关地势险要:山路像鸟道一样盘旋在高耸的山峰间,连著名的潼关、函谷关都比不上这里的险峻。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边关的天然屏障作用。

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军队的威武形象:战马在秋天养得膘肥体壮,士兵们吃饱喝足夜里高歌,兵器上的红穗在杀气中飘动,铠甲在月光下寒光闪闪。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一支装备精良、士气高昂的军队。

最后两句写军威远播:军队的威名早已传遍漠北,敌人听到风声就主动放下武器投降。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了边关将士的强大威慑力。

全诗通过险要地形、威武军容和强大威慑力三个层次,展现了边关将士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。诗人没有直接写战斗场面,而是通过备战时的场景描写,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不战而胜的气势,这正是这首诗最巧妙的地方。

何乔新

何乔新(1427年-1502年)字廷秀,号椒丘,又号天苗。江西广昌旴江镇人,何文渊第三子。明代大臣。景泰五年(1454)中进士,后拜刑部侍郎。孝宗嗣位,万安、刘吉等忌乔新刚正,出为南京刑部尚书。未几,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。孝宗弘治元年(1488年)正月,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,弘治四年八月(1491年)辞官归里,辞官后杜门著述。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(1503年1月19日)卒,年七十六岁。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追赠太子太保,次年追谥文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