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寿华补庵十韵
间气合调鼎,中年遂挂冠。
沉思存竹素,神授得金丹。
溪谷参玄理,丘园纵大观。
开池驯浴鹄,剪圃毓芳兰。
邺架频经阅,陶琴不在弹。
形全粮可弭,事省梦常安。
算甲天行遍,孤辰夏日曼。
籧心应已化,椿颂自多欢。
炰凤雕盘重,流霞玉盏宽。
遥知宾客盛,桂气集门阑。
沉思存竹素,神授得金丹。
溪谷参玄理,丘园纵大观。
开池驯浴鹄,剪圃毓芳兰。
邺架频经阅,陶琴不在弹。
形全粮可弭,事省梦常安。
算甲天行遍,孤辰夏日曼。
籧心应已化,椿颂自多欢。
炰凤雕盘重,流霞玉盏宽。
遥知宾客盛,桂气集门阑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华补庵的寿星的祝寿诗,用轻松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他淡泊名利、修身养性的生活状态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第一部分(前四句)讲华补庵的人生选择:他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厨(调鼎)本可大展宏图,却在中年主动辞官(挂冠),选择隐居生活。他平时爱读书思考(沉思存竹素),还研究养生之道(神授得金丹)。
第二部分(中间十句)具体描写他的隐居生活:他在溪边山谷参悟哲理(参玄理),在田园欣赏自然美景(纵大观)。家里有池塘养天鹅(驯浴鹄),种满兰花的园子(毓芳兰),藏书丰富(邺架频经阅)但不像陶渊明那样借酒消愁(陶琴不在弹)。他饮食简单(形全粮可弭),生活清闲少烦恼(事省梦常安),虽然年纪大了(算甲天行遍),但在漫长的夏日(孤辰夏日曼)依然保持年轻心态(籧心应已化)。
第三部分(最后六句)是祝寿场景:用"椿树"比喻长寿(椿颂自多欢),描写寿宴上的豪华菜肴(炰凤雕盘重)和美酒(流霞玉盏宽),想象宾客满堂(宾客盛)、门前桂花飘香(桂气集门阑)的热闹景象。
全诗通过对比手法,把华补庵恬淡的日常生活与热闹的寿宴场景相结合,既赞美了他超脱世俗的境界,又表达了真挚的祝福。诗中用天鹅、兰花、桂花等美好意象,营造出高雅祥和的氛围,特别适合用来祝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寿辰。
王慎中
王慎中 (1509年10月10日—1559年8月19日[1] ),字道思,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,号遵岩居士,后号南江。因家庭排行第二,又称王仲子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明代诗人、散文家,嘉靖八才子之首,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。